厌女是什么意思,怎样判断是否厌女

情感咨询师 105 0

关于厌女症,我们首先得从《厌女:日本的女性嫌恶》这本书说起。我的分享会分几个部分:对作者的介绍,对书中一些章节的分享,以及个人的一些读后感受。

厌女是什么意思,怎样判断是否厌女

厌女是什么意思

《厌女》的作者上野千鹤子是一位著名社会学家,1948年出生于日本富山县,1967年,上野千鹤子考入京都大学文学部哲学专业。大家对她可能不是那么陌生,因为她以前上过国内的热搜。

那是2019年的时候,上野千鹤子在东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做了一个演讲,在日本社会引起巨大反响。

演讲中,她指出女性的一些处境,包括入学的时候,女性要付出比男性更多努力,才能得到同样的入学资格;一些优秀女性,比如东京大学的女生,在对外自我介绍时,会说自己是在东京的某个大学上学,因为担心说出东京大学会给对方造成压力。

这个演讲传到国内也引发了讨论,因为中国也有类似现象存在。

《厌女》是上野千鹤子比较知名的一本书,书中主要是说日本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贬低和女性的自我厌恶。

全书总共有16章,结构大概是每个章节讲一个情境,在这个情境中如何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侵略,以及女性的自我厌恶。

我想分享的第1点是在第一章中。

这一章,作者讲到两个男性作家,以写女人出名,并被认为很了解女人。其中一个证据是他们很受女人欢迎,和很多女人发生了性的关系,很多男人会通过他们的书来了解女人,甚至女人也被建议读,连作者也曾被建议说,你去读他的书吧,读了你就懂女人了。

但作者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。他们写的是女人,但不是写真实的女人,而是他们眼中的女人,他们幻想的女人。他们喜欢女性,但不是真实的女性,而是能满足他们的欲望的女性。而他们受女性欢迎,也不是因为懂女人,而是因为他们的背景,有权有势,会让很多女人去屈从。

作者还说,这些喜欢女人的男人,或者说把女性物化为满足他们欲望的客体的男人,他们在要证明自己是个男人,要确立作为男人主体位置的时候,又不得不依赖女性。所以像这样一个关系架构,是限制了女性的一个客体的位置,但它同时也限制了男性,当男性想要去证明自己主体位置的时候,还是非常单调的一种方式,没有多元化的空间。

第2点要分享的在第二章。

作者提了一个问题:男人的价值由谁来决定?

我们一般会觉得女人的价值是由男性的选择来决定的,比如,在我们的社会,大龄未婚女性被称为剩女,大龄未婚是她没有被男人选上,所以她好像就是被剩下来的。但男性不是这样,男性的身份认同是,如果有一个男人对他说,兄弟你干的不错,这个时候他会觉得我是一个男人。

作者从弗洛伊德理论出发,来理解是什么造成了这种现象。在弗洛伊德理论看来,一个家庭里,父母和孩子,男孩会去认同父亲的位置,我要成为一个男人,然后他会想要去拥有妈妈。但同时在每一个孩子心中,我要像爸爸一样,他很优秀或者他很温暖,我希望像他一样,同时我也希望拥有一个那样的人。

所以,他同时有两种欲望,一种是我要成为一个这样的人,还有一种是我要拥有一个这样的人。但是这样的两个欲望,在我们现在的社会,某种程度它是冲突的。

你不能拥有一个男性,你只能成为一个男性——对于男性而言。

那他如何处理冲突呢?就是他会把客体的「我希望拥有一个男性」这种欲望从内心排除出去。他本来是有这样一个欲望的,但是要排除出去,那他就会付出很多努力。

所以这也是作者认为,我们社会有一个普遍的「恐同」心理的原因。我要证明我是一个男性,那我的方式就是通过拥有一个女性来证明。

所以,所有「我的欲望是一个女性」以外的这种客体,就会被视为一种威胁,对自己男性身份的一种威胁。

也就是说,作者认为,男性的这种身份认同,是通过排除女性以及非男性这样一些客体,来确立自己的一个主体位置。

但是,对于女性来说是不一样的,女性她没有被视为说有自己的一个主体的欲望,她的作用就是来满足男性的这种客体的需要。

第3点来自第三章,作者从前一章延续讨论。

在上面那种情况下,它会发生一个危机。因为男性的母亲也是女性,如果说他把所有女性都放在一个客体的位置,对他来说更弱势的一个位置,那认同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个身份,对他自己来说是不能接受的。

所以他们会去想一个解决办法,把女性分成两类,一类是她可以去生殖,去生育,有那样一些功能;另外一类是她可以有性的关系,成为他的欲望的客体这样一个类型。

因此,我们文化当中会有很普遍的对女性二元的一个划分。比如说,可以成为妻子的人,可以去寻欢作乐的人。但在这里面,可能会有很多女性觉得好像剩女或者妻子是一个更高的位置。但事实上,无论哪种都是对女性的一个异化。

每一个女人她都有一个女性的身体,有一个女性的灵魂,有可能会生育的欲望,有个性的追求。当把女性分成两种类型时,每一个类型她都不是完整的,都是在满足从男性角度出发的某一种功能。所以这会让女性很难被作为完整的个体来看待。

同时对男性也会有一些困惑。书中有一个例子: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一起出游,这个男性非常欣赏这个女性,他欣赏的方式是什么呢?欣赏之后他会怎么做呢?就是非常尊重这个女性,从头至尾没有去碰她。

在他看来,这个人如此珍贵,所以我就不可以和她有一个性的关系,因为性的关系是和一个专门干这个的,或是和一个为那个用途而设置的女人才可以发生的。

如果代入一个也很欣赏他的女性,那她可能是会感到不满足的。同时,男性也需要用很多的心力去控制自己那一部分欲望。所以,这种性的双重标准和对女性的分离支配,其实对男女双方同样造成了困惑。

最后来看第4点,作者分享了女校文化所解释的一些东西。

作者说很多父母会觉得把女儿送到女校去,可以培养她的淑女气质。但她看来恰恰相反。

在女校的时候,所有的领导位置都是女性去承担,而这些通通不被认为是女性气质的一部分。相反,在男校或男女同校,女性常常是在辅助的、配合的、支持的那样一些被认为是属于女性的位置。

作者通过对女校的观察和解释,认为对男性价值的评判标准,在男性和女性的角度是一致的。一个多金多资产的男性,在男性和女性群体同样受欢迎。但对女性来说就不一样。

受男性欢迎的女人,可能被视为温柔的、漂亮的、贤惠的,这样一些可以满足男人欲望的一个女人。但这样一个女人在女性群体里不一定受欢迎,就像我们常见的一个可能有点污名化的词,所谓「绿茶」。在男性那边很受欢迎,但在女性这边是受排挤的。

在男性面前表现出的那种顺从的、支持的、辅助的,在女性这边是得不到一个同等价值的评价的。甚至因为受男性欢迎,在女性群体里会遭到排挤,因为像是一个潜在的竞争者。

以上就是关于《厌女》这本书的4点分享。

在最后一章也就是作者后记,作者讲到谈这样一个话题其实是不愉快的,因为里面提到的一些现象都令人不舒服。

但我读这本书的时候,会觉得她解释了很多我之前有一些困惑但没有仔细想的一些东西。读后很多地方豁然开朗。同时也觉得,对自己以及对其他女性有了更好的一个理解。

再补充一点,现在「女性主义」这个词,或者说女性群体、女性主义这样一种主张,在很多社交媒体会受到一些攻击,好像是说女性主义寻求撑起女性的利益,是在抢夺男性的利益。

我想某种程度上可能会有这个部分。就像我们看到的,如果蛋糕就这么大,女性希望得到更多,那既得利益者的男性就需要去让出来一些,的确会像是一个痛苦。

但我觉得这本书解释更多的是一种厌女文化。

标签: #感情问题 #性行为